唐代民间普及“暖锅”,从出土的唐三彩看,分锅体、烟囱和支架三部分,与今涮羊肉锅近似。白居易在诗中称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“红泥”指陶制小火锅。
《岭表录异》记录了火锅类食品不乃羹,称:“交趾之人重不乃羹。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,令极肥浓漉;去肉,进葱姜,调以五味。主人先举,即满斟一杓,内嘴入鼻。”
北宋时有“穀董羹”。苏轼在《书陆道士诗》中称:“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,名穀董羹,坐客皆称善。”可能也是火锅。穀董羹、不乃羹、暖锅等,更近似“乱炖”,而不是涮法。唐宋时中原气温回升,可能让人们更爱切脍、不重涮食。
南宋林洪在《山家清供》中提到“拨霞供”,即在雪地中得一野兔,“无庖人可治”,有人建议说,批成薄片,放热汤中汆熟。所谓“拨霞”,指拨开锅中各种配料,找兔肉吃,与今火锅近似,但非常规料理法。
1984年,内蒙古出土了一幅墓葬壁画,画中三个契丹人席地而坐,围着一个火锅,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涮羊肉的图像资料,比传说的“忽必烈发明涮羊肉”早近300年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